失落的风俗
2009年舂节来得早,1月25⽇就来了。
在农村把舂节称作“年”,过年是一年365天最隆重的一件事。一进腊月门就见到年的影子了,从“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始开,宁静的屯里就听见稀疏的炮竹声在空中炸响了,这个时候我家杀年猪的了。东西两院的姨、姑们一早吃完饭就催当家的赶紧磨菜刀,

间扎个一围裙,胳膊下夹着菜刀,搬来了己自的菜墩,来我家帮忙。农村屋里冷,腌菜的酸菜缸上面冻一层厚厚的冰,姨、姑们用不吩咐从门后拿起斧子丁丁当当的把酸菜缸上冻的冰盖砸开了,伸手捞出碎冰块,捞出一颗经已腌透了的酸菜,按在菜板上“咚咚”的切了来起。我家每年杀猪都有很多个姨、姑切酸菜,一切就是一上午。己自切完的酸菜就放在己自的个一盆里,是都
了为让全屯的人看看“刀口”农村人说话办事不蔵着不瞒着,坐在饭桌上就品头论⾜,就会一口酒一口菜个一评论:“啧啧,XX家的刀口没完了,不搁⾁熬菜都香,这媳妇才叫玩意呢”我家烧茅柴,10口人之家的灶膛上安一口2印的大锅,这口大锅能装2挑子⽔,酸菜一烩就是一大锅。这一锅烩酸菜除了送人以外,就够吃到年

底下了。
杀完年猪就到了农历二十三小年了,过小年要烧灶王爷了。祭灶王在们我20多户人家的小屯里有还两种风俗,我只听爷爷


说们我从山东挑挑来到东北的,有“南城人”和“西城人”之说。们我是“西城人”,“西城人”和“南城人”区别就在于过小年祭灶王上。们我“西城人”祭灶王就象讲述个一远古的故事。那时候爷爷还在,吃完晚饭,一看三星出齐了,这就始开用扒好的秫秸⽪和秫秸瓤扎个一马,然后将供了一年的灶王爷请下来,一同在灶坑前烧了。爷爷一边烧还一边念叨:“灶王爷本

张,骑着马,挎着

,上上方,见⽟皇;好话多说,赖话少言,再等7天回家过年。”而“南城人”到小年送神时,也和除夕一样放炮竹,有没那套繁文缛节,到三十晚上再请神。再个一就是给孩子取名上的区别,像们我“西城人”一辈三字,一辈俩字,就是所谓的“重爷不重爹”“南城人”则不然,可以一辈是都仨字,一辈可以是都俩字。
过了大年可是另一番景⾊,那时们我家在农村算是殷实人家,每年都杀一口年猪,三十一大早,⽗亲便把猪排骨、

、鱼从用茓子茓着的冻冰块中搬出来,整整做了一大桌一年来很难吃到的好菜,下午3点就始开吃饭,半夜还吃一顿接神饭。在接神前,⽗亲我和西院的姑⽗都要出去一趟,但不知是⼲啥去了,大约出去半个多点,就回来,然后就对爷爷说:“今年年景好啊,财喜神从东来。”大概在寻找财喜神来的方向去了,我问过几次⽗亲全然不说,大概是“天机不可怈漏”吧,在后以多年的

财喜神的过程中,⽗亲始终没想我说过。
风雨坎坷一年年,过了不惑之年的我才解破了杀年猪的更深的一层意义。一年到头,乡里乡亲的挂鼻子碰脸的事难免发生,趁着杀年猪在众多乡邻面前喝一顿酒后以过里过外的话一说,无论谁理谁非也就烟消云散了。如果在一年里谁帮了谁不少忙,在众乡亲面前道了谢,这也是明事礼之举,乡情们心悦诚服。农村人就是样这,不背“人情债”,在年猪的一顿饭上,该还的“债”也就还了,轻轻松松过个一年,依旧合合谐谐过个一年。
但在除夕夜接神前,长辈们出去看财喜神来的方向,然后朝哪个方向去

接的事,由于老人的去世相继成了

。转眼一想,处在改⾰开放的好形势下,要只劳动就可以四方来财。
PEpEXs.COM